安全光幕作為現代工業自動化設備中關鍵的安全防護裝置,廣泛應用于沖床、機器人工作站、自動化生產線等高風險區域。其作用是通過紅外光束形成“電子防護墻”,一旦被遮擋即觸發設備停機,防止人員進入危險區域時發生機械傷害。然而,在實際應用中,許多企業因對安全標準理解不足或操作不當,導致安裝存在嚴重誤區,不僅削弱了防護效果,甚至可能制造新的安全隱患。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安裝誤區:
1. 忽視安全距離計算,安裝位置過近
這是最普遍且最危險的誤區。許多用戶將安全光幕直接安裝在設備危險源附近,未根據ISO 13855標準計算最小安全距離。正確的安裝距離需綜合考慮設備停止時間、人體接近速度和光幕響應時間。若安裝過近,即使光幕檢測到人員進入并發出停機信號,設備仍可能因慣性繼續運行而造成傷害。正確做法:必須通過公式精確計算安全距離,并留有適當裕量。
2. 光幕對齊不良或固定不牢
安裝時未使用專用支架或緊固件,導致發射器與接收器未完全對齊,或在設備振動下發生偏移。這會導致光幕誤報警、頻繁停機,影響生產效率,甚至在關鍵時刻失效。正確做法:使用可調式金屬支架牢固安裝,確保光軸平行,并定期檢查對準狀態。
3. 分辨率選擇不當
分辨率決定了光幕對物體的檢測能力。常見誤區是為“節省成本”選用高分辨率(如40mm以上)光幕用于手部防護區域。40mm分辨率只能檢測到手臂或軀干,無法有效防護手指或手掌。正確做法:在可能接觸手部的區域(如沖床、機械臂工作區),應選用14mm或20mm分辨率的Type 4級光幕。
4. 未接入安全回路,直接接入普通PLC
將安全光幕信號接入普通控制PLC或繼電器,而非專用安全繼電器或安全控制器。普通回路不具備故障自診斷和冗余功能,一旦發生短路或斷線,系統可能無法識別故障,導致防護失效。正確做法:安全光幕必須通過認證的安全回路(如安全繼電器、安全PLC)連接至設備急停或使能回路,確保符合ISO 13849的性能等級(PL)要求。
5. 忽視環境干擾與防護
將光幕安裝在油污、粉塵、強光直射或高溫高濕環境中,未采取防護措施。污染物可能遮擋鏡面,強光干擾紅外信號,導致誤動作或失靈。正確做法:選擇IP65及以上防護等級產品,必要時加裝防護罩,并定期清潔鏡面。
6. 缺乏功能測試與文檔記錄
安裝后未進行遮擋測試、響應時間驗證和系統聯動測試,也未保存驗收報告和維護記錄。一旦發生事故,無法證明系統合規性。正確做法:每次安裝或維護后必須進行完整功能測試,并歸檔所有技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