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光幕傳感器選型指南
1. 明確安全需求與風險評估
安全等級選擇:
二級光幕(Type 2):適用于低風險場景,如小型機械加工設備,符合ISO 13849 PLc等級。
四級光幕(Type 4):適用于高風險設備,如沖壓機、機器人工作站,達到PLe等級,提供最高安全保護。
防護類型:
手指保護:光軸間距≤14mm,適用于電子裝配線等需要高精度防護的場合。
手掌/身體保護:光軸間距20-40mm,適用于機械加工、大型設備等需要更大范圍防護的場景。
2. 關鍵參數選擇
光軸間距:
14mm:高精度防護,適合手指保護。
20-40mm:常規防護,適合手掌或身體保護。
≥40mm:大范圍防護,適用于大型設備或特殊需求。
保護高度:根據操作區域的實際高度選擇,確保光幕完全覆蓋危險區域。
檢測距離:
短距離(<1m):適合狹小空間或緊湊型設備。
長距離(>5m):適用于開闊區域或大型生產線。
反應時間:高速設備需選擇反應時間≤20ms的光幕,確保及時響應。
環境適應性:
防塵防水等級(如IP65/IP67):適用于多塵、潮濕或油污環境。
抗震動能力:適用于振動較大的設備,如沖壓機或重型機械。
3. 環境與設備適配
對射距離:根據設備布局選擇發射器與接收器間距,確保光幕完全覆蓋危險區域。
抗干擾能力:優先選擇帶自檢、過載保護功能的光幕,避免電磁干擾或誤觸發。
4. 特殊功能需求
定制化:遠距離、超薄型或加強型光幕可按需定制,滿足特殊應用場景。
測量功能:部分光幕支持物體尺寸檢測,適用于物流分揀或自動化生產線。
5. 選型流程總結
評估風險等級:根據設備風險選擇PLc或PLe等級的光幕。
確定光軸間距與保護高度:根據防護需求選擇合適的光軸間距和保護高度。
匹配檢測距離與環境要求:確保光幕適應實際工作環境。
驗證功能擴展性:檢查是否需要自檢、定制或測量功能。
注:實際選型需結合設備手冊與安全標準(如IEC 61496)進行驗證,確保符合安全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