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安全光柵早已是“標配”級別的存在。它默默守護著沖壓區、機械臂、自動線等高危區域,一旦有人或物體進入危險區,立刻感應斷光,控制設備停機,保障操作人員的安全。
但不少一線技術員都有這樣的經歷:設備好端端地運行,某天安全光柵突然“失靈”,人已入侵防區,設備卻照常運作,要么就是誤報不斷,導致頻繁停機。這種感應失效,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又該怎么快速排查處理?今天這篇文章帶你一次說清。
第一類:光路遮擋或偏移
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光路被遮擋。安全光柵的原理是靠發射器與接收器之間傳遞紅外光束,一旦中間有異物,系統立即響應。但如果有灰塵、油污、碎屑長時間積累在鏡頭上,會影響光束傳輸,導致誤判為“無人入侵”。
排查建議:
使用干凈無纖維的布擦拭光柵表面;
確認發射端與接收端的對齊角度是否偏移,輕微撞擊或震動都可能造成錯位;
如發現對不準,可手動重新定位,直至指示燈恢復正常狀態。
第二類:電源或接線問題
很多“假性失效”其實是出在供電或接線環節。電壓不穩定、端子松動、接線錯誤,都會讓光柵無法正常供電或信號輸出。
排查建議:
用萬用表檢測光柵電源電壓,是否符合規格(如24V DC);
檢查信號輸出線是否正確接入PLC輸入點;
觀察光柵上的指示燈是否常亮或閃爍,部分型號可通過燈色判斷故障類型。
第三類:PLC邏輯設定錯誤
有些時候,光柵本身沒有問題,信號也傳輸到了PLC,但由于程序邏輯未正確識別或處理,導致感應動作無效。
排查建議:
確認PLC程序中是否有對光柵輸入信號的判斷邏輯;
檢查是否存在邏輯覆蓋、復位不當、條件屏蔽等問題;
嘗試用手動遮擋光束,觀察PLC是否響應輸入點變化。
第四類:惡劣環境干擾
安全光柵對環境敏感,強光、強電磁干擾、高溫高濕等因素,都會影響光束傳輸與系統穩定性。
排查建議:
避免陽光直射或強燈直照光柵裝置;
遠離變頻器、高頻焊機等干擾源;
使用帶有抗干擾功能的工業級光柵產品。
第五類:內部故障或老化
使用年限較久的光柵,可能出現內部元件老化、光源衰減、線路板故障等情況,導致感應能力下降甚至徹底失效。
處理建議:
如已排除外部因素仍無法恢復,建議更換新設備;
選擇正規品牌、帶自檢功能的型號,可提前發現潛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