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動化設備中,安全光幕好比一道無形的“結界”,一旦有人或物體闖入危險區域,它立即響應,切斷設備動作,保障人身安全。但光幕再靈敏,如果調試不精準,就可能出現“誤動作”或“失動作”的問題,既影響效率,又埋下隱患。
那么,安全光幕該如何精確調試,做到“防得住、不卡頓、無誤判”?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一聊。
在調試之前,首先要知道你想達到哪種精度。常見包括:
遮擋精度(分辨率):能識別多小的物體遮擋(如14mm、30mm、40mm);
響應精度:從檢測到遮擋到設備斷電的時間(通常 ≤ 20ms);
對準精度:發射端與接收端的光軸需精準重合,否則容易誤報或檢測不到。
記住一句話:高精度不等于越靈越好,而是越“適配”越好。
環境清潔
灰塵、油污、反光面等都會干擾光幕精度。調試前,務必擦拭干凈發射/接收端窗口。
初步安裝對準
使用水準尺或激光輔助工具,確保發射與接收端嚴格平行對齊。大多數廠家在外殼上會有“光軸中心線”,一定要參考。
固定支架穩固無晃動
光幕本身若晃動,即使對準也會因振動而導致檢測偏差。
使用“對光模式”自動校準
許多安全光幕帶有對光指示功能——
綠燈常亮:光軸對準正常;
紅燈閃爍:偏離,需要微調。
調整方式為:先粗調高度、后微調角度,直到整排指示燈呈現穩定綠色。
測試遮擋響應靈敏度
準備遮擋物(模擬手指或工具),逐點在光幕中間與邊緣遮擋測試,確保每一處都能準確響應。
核查響應時間
若接入PLC或控制器,可在編程界面設置并讀取光幕觸發時間,確保與機械動作協同無延遲。
誤動作頻發?
??檢查是否有強光源、閃光燈干擾,必要時加裝遮光罩。
個別區域無反應?
??可能是光軸偏移或接收端某光電管損壞,可進行對比測試更換部件。
邊緣遮擋無觸發?
??說明光幕未全幅覆蓋危險區域,可微調位置或更換更長規格光幕。
調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完成后請:
? 撰寫調試報告;
? 設置定期點檢機制(如每周用測試棒檢測響應);
? 給操作人員培訓光幕異常的應急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