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門安全光幕是一種基于光電傳感技術的安全防護設備,廣泛應用于電動門、自動門、旋轉門等場所,旨在保障門體操作過程中人員的安全。安全光幕的工作原理基于對物體(特別是人體)的感知,通過對紅外光束的遮擋來實現對危險區域的實時監測,從而防止人員在電動門開關過程中被夾傷或碰撞。以下將詳細介紹電動門安全光幕的工作原理及其運行機制。
1. 電動門安全光幕的基本構成
電動門安全光幕由發射端、接收端和信號處理單元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具體構成如下:
- 發射端:發射端包含多個紅外光源(如LED),用于發射紅外光束。光束沿著一條水平或垂直線排列,形成一個完整的光柵陣列。
- 接收端:接收端則由光電傳感器組成,能夠接收來自發射端的紅外光束。當這些光束被物體(如人的身體)遮擋時,接收端感應到光線的變化,并將信號傳輸給信號處理單元。
- 信號處理單元:信號處理單元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分析,判斷是否有物體進入危險區域。如果光束被遮擋超過設定閾值,系統會發出相應的警報信號或控制指令,停止電動門的關閉動作,防止夾傷事故發生。
2. 工作原理
電動門安全光幕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關鍵步驟:
-
光束發射與接收:電動門安全光幕系統通過發射端發射紅外光束,這些光束沿著電動門的上下或左右兩側排列。光束的密集程度和分布方式依據電動門的尺寸和使用環境來設計。接收端的光電傳感器通過感應這些光束來獲取數據。
-
物體遮擋光束:當有物體(如人的手或身體)進入電動門的開關區域時,會遮擋部分光束。被遮擋的光束數目和位置直接反映了物體的尺寸和位置。由于光束之間的間隔是已知的,接收端通過監測遮擋光束的數量與位置,能夠實時感知物體的存在。
-
信號處理與響應:當接收端檢測到足夠數量的光束被遮擋,信號處理單元會立即啟動安全機制。具體響應方式包括:若門正在關閉,信號處理單元會向電動門的控制系統發出停止信號;若門正在開啟,系統會發出警報或延遲動作,避免發生危險。該響應時間通常非常短,以確保能夠迅速阻止夾傷事故。
-
安全保障功能:電動門安全光幕通常具備一些安全功能,例如:短路保護、抗干擾設計和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通過高靈敏度的傳感器和專用算法,系統可以避免外部光源(如陽光、車燈等)對測量結果的干擾,確保光幕始終能準確檢測到物體的存在。
3. 安全光幕的工作模式
電動門安全光幕可根據應用環境和需求,選擇不同的工作模式。常見的工作模式包括:
-
常開模式:在該模式下,電動門的安全光幕始終處于工作狀態,任何物體進入危險區域都會立即觸發報警系統或停止門體的關閉動作。常開模式適用于人員頻繁進出的區域。
-
常閉模式:此模式下,安全光幕通常處于“閉合”狀態,只有在物體接近時才會觸發警報。常閉模式適用于要求電動門保持穩定閉合的場所。
-
自動感應模式:這種模式結合了紅外傳感技術和光幕監測,能夠根據檢測到的物體移動自動調節門體的開關狀態。即在無物體接近時,電動門自動保持關閉,物體接近時則自動開啟。
4. 應用領域
電動門安全光幕在許多自動化門控制系統中都有廣泛應用,特別是在人員出入頻繁且需要高安全保障的環境中。主要應用領域包括:
- 商場、超市和購物中心:保護顧客和工作人員,避免門體誤關閉時造成意外傷害。
- 醫院、銀行、機場等場所:尤其在有重物、快速進出的區域,確保人員安全。
- 工業生產線和倉儲區:防止在電動門關閉過程中誤傷操作員或物品。
5. 安全光幕的優勢
相比傳統的安全防護系統,電動門安全光幕具有以下幾個顯著優勢:
- 非接觸式檢測:安全光幕通過光電傳感器進行非接觸式測量,避免了機械裝置的磨損和維護需求。
- 高精度響應:安全光幕的光束檢測精度高,能夠迅速識別物體的存在,并在極短時間內觸發門體的控制系統,確保安全。
- 抗干擾能力:現代的安全光幕設計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能夠有效排除環境光變化、電磁干擾等因素對系統的影響,確保穩定工作。
電動門安全光幕通過紅外光束的發射與接收原理,實時監測物體的遮擋情況,從而保障電動門的安全運行。其非接觸式、高精度、抗干擾等特點,使其成為現代自動化門控制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安全保護設備。通過合理配置與定期維護,電動門安全光幕能夠有效防止夾傷事故,確保人員和財產的安全。